大同现代医院,首页 大同现代医院,集团概貌 大同现代医院,研究所 大同现代医院,医学检验 大同现代医院,健康体检 大同现代医院,特色专科 大同现代医院,专家风采 大同现代医院,院报院刊 大同现代医院,新闻中心 大同现代医院,专病专治 大同现代医院,健康教育 大同现代医院,护理天地
 
大同现代医院
朔州现代医院
忻州现代医院
现代脑科医院
大同瑞慈医院
大同泰康医养
 
 
 
大同现代医疗集团公司
您的位置:首页-> 企业文化
走出治糖“怪圈”(一)
时间:2008/11/21 11:09:50  来源:秦 关  点击:3785

    明明已经是糖尿病高危人群,依然大吃大喝,直到糖尿病发生;明明已经查出糖尿病,但自认为能吃能喝,拒绝治疗,导致并发症发生,悔恨不已;医生反复要求用胰岛素治疗,但抵触情绪严重,一拖再拖,最后截肢、失明、肾衰,付出生命的惨痛代价……
对糖尿病的严重误解使很多病友进入防治的“怪圈”,导致糖尿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致残猝死屡见不鲜,成为家庭、社会的沉重负担。
患者为什么会陷入治糖的“怪圈”?原因就在于:糖尿病本身就是一种“怪病”,它的很多表现和防治理念往往和大众的常识完全相反。
比如说,糖尿病刚发病时不痛不痒,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即使进入中期,仍然能吃能喝,很容易让人以为自己没病而延误治疗。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糖尿病“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其实并不多见,表现出的普遍现象却是“三低一高”。
再比如,父母没有得糖尿病,自己成年后才发现糖尿病,这个病却是遗传基因的问题……
糖尿病的这种种“怪”现象,普通不学医的人是很难理解的,因而容易导致患者错误认识,进入防治“怪圈”,几乎每个人都反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犯别人用生命做代价证实了的相同错误。
坚持12年糖尿病正规防治的大同现代医院提醒病友:先有正确的理念,才能保证正确的治疗,而正确认识糖尿病,首先必须认识糖尿病的几大“怪”。  

  很多人认为,“得了糖尿病再治也不迟”“糖尿病没有不适,就不用理它”,实际上,糖尿病防治的重要一点就是——

不治已病  治未病

    糖尿病是一种“怪病”,刚发病时不难受,而且不治疗短期内也无大碍,但长时间发展后果会相当严重。换言之,糖尿病是一种治寿命的病。有人形象地提醒患者,如果在5-10年内还想好好地活着,必须从现在开始正规治疗。但是,不痛、不痒,能吃能喝,病人一切如常,往往很容易使病人不听医生安排,误听广告,喜欢不吃药,更不打针,愿意吃保健品,吃中药“胶囊”等更简便易行的方法,导致后期并发症发生,这时再治疗就会很困难。
在市里上班的老张随单位在现代医院体检时,被诊断为糖耐量减低,专家说他是糖尿病前期,必须抓紧防治,否则到发病时再看就晚了。老张自觉身体强健,就没当回事,每天照样大吃大喝。半年后,老张感觉头昏脑胀,手脚发麻,便到医院看病。化验诊断后医生告诉老张:他已经“转正”为糖尿病人了。如今,每天必须服药控制的老张懊悔不已:“糖尿病就得早预防,不听医生的话害了自己呀。”
90%的糖尿病人属2型糖尿病,其发病和形成分成四个阶段,即遗传易感阶段、胰岛素抵抗阶段、糖耐量异常阶段、临床糖尿病阶段。前三个阶段是预防和治疗的最好时机,如果听之任之,会有2/3的机率步入糖尿病患者的行列。但是如果及早进行饮食或药物干预,防病在病发之前,大部分可以逆转、恢复正常。
“不治已病治未病”,一是防治在糖尿病发生之前,二是防治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之前。很多人只在偶然体检中发现有糖尿病,因没有不适症状,所以认为没有必要积极治疗。这也是非常错误的。较长时间的血糖升高,会造成对血管、神经的损害,早期治疗能够阻止或延缓损害的发生、恶化。若高血糖长期得不到纠正,必将导致心、肾、脑、眼等全身器官功能损害,而这些病变是不可逆的,到那时医生也束手无策。
有着13年“糖龄”的樊女士对此深有体会。她从12年前开始在现代医院治疗,当时就有了视物模糊等并发症先兆,但是在现代医院得到了及时的“六联”治疗,直到现在都生活得健健康康。当时和她一块看病的病友,有很多觉得自己没什么不适,就听之任之,不久以后全都并发症缠身,有一个还截了肢。
樊女士说,是侯院长的一席话教育了她。侯院长说,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早期治疗预防并发症发生,糖尿病人一样可以长寿。侯院长还给她举了两个例子:《实用糖尿病学》记载了两个病例,一女活到92岁,一男活到99岁;《人生百岁不是梦》记载有的糖尿病人活到100岁、101岁。美国1300万糖尿病人中有30%活到80岁以上。这些实例都说明糖尿病人同样能够长寿。

    很多人认为,2型糖尿病不应使用胰岛素,胰岛素一打就形成“依赖”。实际上,正常人都离不开胰岛素——

胰岛素依赖是必然 不依赖是有条件的

    其实,人离不开胰岛素和人离不开水、空气一样,只不过自身胰岛能否正常释放才是问题的关键。很多病友心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但却非常错误的观念:胰岛素一打就产生依赖,打上之后就再也离不开了。这种观念之所以根深蒂固主要就在于我们曾经给两种糖尿病起了非常容易让人误解的名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正因为这个原因这两个不恰当的名称已渐渐被医学界废弃不用。
赵先生是广灵县的一位个体,患糖尿病已经8年,曾在省内外多方求治,吃过很多中药,也服过很多保健品,血糖不但没有控制,反而病情越来越严重。5年前,赵先生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现代医院,现代医院通过精密检测,明确测定出赵先生属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通过三个月的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很快得到满意控制,而且胰岛功能也得到了逆转。胰岛素由开始的45个单位减到6个单位,到最后每天只打4个单位胰岛素仍出现低血糖,便停止胰岛素治疗。5年来,赵先生单纯依靠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就维持了血糖基本正常,完全摆脱了胰岛素。医生说,如果控制得好,他可以终身不需用药。
赵先生的情况并不属于个例。现代医院的专家解释说,胰岛素是体内的正常激素,其实正常人都依赖胰岛素。只不过正常人的胰岛功能正常,能产生足够胰岛素,所以不需要外用胰岛素。1型糖尿病因胰岛功能完全损坏,因此需要终身使用外来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有一部分存在胰岛素缺乏,也需用外来的胰岛素治疗。使用胰岛素后,胰岛可得到很好的休息,胰岛功能恢复一段时间后,大部分病人可以摆脱胰岛素。
据统计,我国2型糖尿病人使用胰岛素治疗者约占10%,比西方约50%少得多。由于对胰岛素的严重误会,使很多人忽略了胰岛素不可替代的作用。胰岛素治疗能给病人带来的最大好处是使病情获得最好的控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又由于胰岛素治疗是一种生理疗法,所以副作用最小且费用也较低。
“千万不要把胰岛素当最后一张王牌。”现代医院专家这样提醒患者。如果等到胰岛素分泌功能已衰竭时才使用胰岛素,只能由体外长期给予胰岛素来维持人体内正常代谢过程,这时开始胰岛素治疗就太迟了。

    大多数人只知道糖尿病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殊不知,有典型症状的糖尿病人只有不到30%。现代医院通过12年的临床防治发现,糖尿病——

“三多一少” 少   “三低一高” 高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糖尿病初期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即“三多一少”)等主要症状。然而,临床上常常是一旦“三多一少”的症状明显,糖尿病已进入中期,而不是早期。更为可惜的是,即使很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也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甚至是到了糖尿病晚期——并发症期,患者仍然认为不痛、不痒,能吃、能喝不算啥问题。糖尿病的又一“怪”就是:患者广泛暴露出的不是“三多一少”,而是“三低一高”,即达标率低、控制率低、诊断率低、并发症率高。
临床上,很多糖尿病人被诊断出糖尿病后,往往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吃得不多,也不尿频,身体也不瘦,怎么会是糖尿病?”有的患者不相信自己是糖尿病,因而耽误了治疗。殊不知,“三多一少”仅是糖尿病典型和较晚期的表现,若以此来诊断糖尿病,不但无助于其早期诊断,而且不利于其慢性并发症的早期防治。
“三多一少”是在血糖升高到较高水平,出现尿糖时,由于利尿导致多尿,进而因失水导致多饮;又由于糖分从尿液中排出,致使细胞内能量不足而引起饥饿感,表现多食;这一糖代谢障碍使体内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增加,最终出现消瘦。因此,患者在早期是不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的。
糖尿病患者虽然“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出现较少,但是往往以糖尿病的种种伴发症为首发症状,诸如皮肤感染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不明原因的视力障碍、手足麻木、双下肢疼痛、小便失禁、便秘或腹泻、阳痿等等。对于上述种种病症的出现,均应提高警惕,要考虑到糖尿病并发症的可能。

    有人说:“我父母均没有糖尿病且都长寿,所以我也绝不会得糖尿病。”有人说:“我比我父亲还得病早,所以我不是遗传的糖尿病。”其实糖尿病往往是——

遗传  在成年之后

    常听人谈论:“都说糖尿病是遗传病,我觉得不对,你看,我家祖辈都没有糖尿病,但我妈却得了这病。”还有人说:“如果糖尿病真是遗传病,那我就没事了,我爷爷、奶奶和爸妈都没这病,那我肯定也不会得了。”“我是36岁患糖尿病,我父亲是65岁时查出糖尿病,比我还晚两年发病,怎么说是父亲遗传给我呢?”“我爷爷是糖尿病,我父亲不是,我却是糖尿病,因此不是遗传。”“我是糖尿病,今年52岁了,可是在26岁怀孩子时没有糖尿病,怎么就能说儿子的糖尿病是我遗传给他的呢?”……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但普通人却认为都很有道理。
虽然糖尿病的病因截至目前依然不明,但有两点却是肯定的:一个是该病有遗传因素,另一个则是后天环境因素。原来,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机理很复杂,其遗传表现在糖尿病人子女患病率明显升高。一般而言,正常人患糖尿病的概率大约为6.25%,父母双亲有糖尿病,子女患糖尿病的发病率为75%;父母一方有糖尿病,子女患糖尿病的发病率为25%;兄弟姐妹有一位患糖尿病,其他人糖尿病的发病率为15%。然而,遗传绝非传染,所以不是同时发病,也不可能是父母必须比孩子发病早。遗传病也不是先天病,所以往往遗传的是糖尿病的易感基因,成年后受环境因素,尤其是饮食与肥胖因素的影响,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当然,这种遗传病,完全可以表现为有糖尿病易感基因而终身没有发生糖尿病。这种“怪”现象,普通不学医的人是很难理解的。
对于“遗传”的错误认识,频频使一些糖尿病易感人群忽略了早期预防。专家告诫患者,即使父母患有糖尿病,如果子女注意预防,那么患糖尿病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的。家族中有糖尿病的人,由于容易患病,所以一定要注意后天饮食结构调整。尤其是直系亲属患糖尿病,本人更应加强预防,因为遗传往往发生在成年之后,而预防必须在糖尿病发生之前。

 

 
@CopyRight 大同现代医院管理公司    地址:大同市育才北路79号(大同十中往北100米)  电话:0352-5026999 传真:0352-5028999
大同市瑞慈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大同市魏都大道999号 电话:0352-2830599   晋ICP备16005184号-1    新大同网提供大同网站建设技术支持